大峰山党性教育基地
长清红色历史底蕴深厚,大峰山区东依巍巍泰山,西临滔滔黄河,自古便为泰西胜地、三域名山。大峰山革命根据地从无到有,从弱到强,一步步发展壮大,曾是中共长肥平县委驻地,在泰西八县(泰安、肥城、长清、平阴、东阿、东平、汶上、宁阳)中举足轻重,在山东根据地建设史上占有重要一席,罗荣桓、徐向前、万里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经在这里工作战斗过,400余名地师级以上党政干部从大峰山走向全国。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,大峰山革命根据地军民始终坚守信仰,红心向党,在敌人的统治中心高举战旗,浴血抗争,成为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的坚强战斗堡垒,成为山东联系延安秘密交通线上的重要中转站,成为培养党政军干部的红色摇篮,成为人民群众口口相传的“泰西的延安”。“信仰如山,一心为民,不怕牺牲,勇往直前”的大峰山精神,至今仍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奋勇前行。依托大峰山原有革命历史纪念馆,建成了“一馆一广场一园一旧址十二个教学点”为基本框架的党性教育基地。教育基地于2019年4月25日正式投入运行,坚持爱国和爱党、爱社会主义相统一为主旨,用心建设,精心打造,形成了具有鲜明大峰山特色的教育品牌。
主题特色鲜明
大峰山革命纪念馆布展面积3200平方米,通过图片文献、实物展示、声光电情景模拟和立体雕塑等形式,全景展现了战争年代、建设时期和新时代长清党政军民传承红色基因情况,形成了学习党史,发扬大峰山精神的主题。 长清县委旧址进行了实景恢复,形成了牢记使命历史,敢于担当的主题。初心广场形成了重温初心、不忘初心的主题,革命陵园形成缅怀烈士、红色传承的主题。“一馆一广场一园一旧址”生动诠释了长清党政军民“信仰如山、一心为民、不怕牺牲、勇往直前”的革命精神。